乔总监认为,中国宠物行业品牌名称洋化现象比较多,首先与消费者意识有关。消费者觉得国外产品比国内产品好。消费者的消费概念比较模糊,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,首先是看其包装如何,然后才是看品质。因此,中国的协会、政府、厂商,应对消费者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。国家应该出台相关宠物用品购买标准,让消费者在购买宠物用品时有选择的标准。
采访嘉宾:上宠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乔新华
其次与中国国情有关。现今,中国的宠物用品行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,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产品品牌,在包装上也一味模仿美国等国外知名品牌。尤其重要的是,中国宠物用品行业发展速度过快,而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跟不上。国内消费者在购买宠物用品时,即使有足够的购买力,但觉得国内水平远远跟不上而望而却步。
再者,与中国的商家有关。中国宠物用品供应商有创造民族化品牌的意愿,但是消费者和经销商却不买账。乔总监认为,中国宠物用品行业的各个方面都有待改进。中国宠物用品应该从包装、商标标识上进行改善。如果中国宠物用品品牌只是单纯洋化,不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,那么其实是在帮外国人做生意。
尤其比较重要的一点是,中国的设计人才还没有正式进入到宠物用品行业。国内的宠物用品行业产业化扩大比较快,但高层次人才的跟进还比较慢。主要是因为国人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。即中国的高层次人才觉得宠物用品市场发展空间太小,不愿意加入到此行业。如果高层次人才加入到中国的宠物用品行业,中国的宠物用品品牌才能进入高层次,那么外国对中国的宠物用品行业将会刮目相看。
乔总监认为,中国宠物用品品牌洋化策略可以中西互补,实现良性循环。即国外有特色的品牌与国内品牌缺乏特色互相补充,从而推动中国整个宠物用品产业的发展。但这种品牌名称洋化现象,使中国宠物用品品牌失去了灵魂性。如果消费者最终发现英文包装和中文包装的产品是一样的,那么便会对此产品产生怀疑。因此中国宠物用品企业应注重产品的特色,使其以特色征服消费者,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。